转自:扬子晚报
2025年4月22日,在泰州市人民医院,来自连云港市灌南县的28岁小伙潘东岭历经5小时血液收集,成功捐赠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。这袋承载着生命期望的“种子”,将火速送往远方,为一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点着重生曙光。作为灌南走出的公益之星,潘东岭用举动饯别着“全家公益”的大爱传承。
捐赠现场
捐赠288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
潘东岭的公益之路始于家庭熏陶。2020年1月,在爸爸妈妈带领下,他初次走进灌南县血站特地开到小区门口的献血车,迈出无偿献血第一步。“爸妈曾经就常常献血,他们的公益团队朋友也常说献血能救人,那时候觉得这是很有含义的事。”潘东岭回想道。
颁布荣誉证书
欢送会现场
在随后的学习和作业期间,潘东岭一有时刻就会参加无偿献血。2020-2025年间累计43次捐赠全血及成分血(总量1.7万毫升),2023年获“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”,爸爸妈妈十余年公益据守为其建立“举手之劳成大爱”的信仰。2021年3月,他在南通献血时自动挂号参加我国造血干细胞捐赠者资料库,2023年11月,当接到配型成功告知,他坚决果断赞同捐赠:“这是十万分之一的缘分,更是生命的托付,我没有理由回绝。”
欢送会现场
合影留念
合影留念
为保证以最佳状况完结捐赠,潘东岭在捐赠预备期内严厉调整作息、加强锻炼。捐赠期间,父亲从灌南特地赶来全程伴随。“孩子从小仁慈有担任,咱们全家都为他自豪。”目击收集仪器工作,父亲感慨万分,他以为这不仅是儿子个人的善举,更是家庭公益精力的连续。
到现在,潘东岭家庭累计献血量已超2.3万毫升。从爸爸妈妈的“资深公益人”到儿子的“90后接力者”,这个灌南家庭用近20年时刻,将无偿献血、造血干细胞捐赠等公益行为融入日常日子。“爸爸妈妈教会我‘协助别人’,现在我想经过举动告知更多年轻人,公益不是遥不行及的事。”潘东岭坚定地用爱心扛起社会职责,让好心成为芳华底色。
现在,这袋浸透爱意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已踏上“救心”之旅,而潘东岭一家的公益故事仍在持续。在灌南这片孕育爱心的土地上,这个90后小伙用举动证明:公益不分巨细,当家庭与社会的力气会聚,便能书写出最温暖的生命华章。
通讯员 孙荪 焦灿灿 扬子晚报/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
校正 盛媛媛